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敦煌天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种姿势能够最大程度地抵消电梯急速下坠、突然停止带来的惯性冲击力,是最佳的自救方式。

    我希望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保持足够的清醒,既听从八恶人的安排,又保持自救的能力。

    哗的一声,一扇门在我面前敞开,一缕黯淡的白光投射进来,照亮了这架仅有钢板、铁栅组成的史上最简陋的“逃生舱”。

    “走吧,在前面,就能消灭敌人。”那声音在我背后响起。

    影子是不占据空间的,我刚刚过度沉溺于个人思考,浑然不觉他们的存在。

    离开电梯,我进入了一个十分宽敞的地下大厅,至少有二十步长、十五步宽、四米多高,如同一个小型的室内篮球场。

    除了入口,大厅的另外三面各有两扇铁门,全都是一扇绿色、一扇红色。

    按照全球通用的颜色标志定义,绿色代表通道、生路,而红色却是阻断、死路。

    我停下来,深深地喘息,清除掉因高速下坠带来的全身肌肉紧绷感。

    这里的地面、墙面、屋顶全都包裹着黑色橡胶,我脚下传来的感觉厚重而柔韧,而且极富弹性,由此可知,橡胶层至少有半米以上。

    距我最近的一扇有红色铁门上喷涂着黄色的警告标志,下面的文字内容为“真空禁入”。

    “这里是气压实验室?”我的心猛地一沉。

    “对。”那声音直言不讳地承认。

    另外两扇铁门上,分别有“高压禁入”和“毒气禁入”的标识,令人触目惊心。

    透过“黑太阳731”部队的解禁秘档可知,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即开始了化学武器的研究,其延伸领域,就是眼前这种“空气实验室”。

    “明治维新”给日本的政治、军事、航海、工业、科研插上了腾飞之翼,早在中日甲午海战开始前,日本便有了最原始的毒气弹。

    说起来,这段历史十分诡异,因为就连日本的史官都无法解释“明治维新”是如何兴起的。

    仿佛一夜之间,日本就由藩镇混战、大名割据的军阀乱世变成了天皇执政、万众一心的盛世,很多领先技术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数年之内就在亚洲遥遥领先。

    如果日本没有这种睥睨群雄的实力,轴心国的另外两国又怎么可能远渡重洋,与其联盟?

    日本正史的记载十分简略,将日本腾飞的一切功劳都归于“明治维新”,甚至还将“欧美商船通航”列为振兴的主要因素之一。

    那么,比较同一时期的中国大陆,清朝由昌盛突然堕落,也是因为“欧美商船通航”这一主因。同时,商船抵达,才引发了鸦片战争,直接导致了八国联军入侵,砸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城门。

    时代相同、地理位置近似、国际形势相差无几,却造成了中日两国迥然不同的国运。

    起初,各国史学家也相信了日本正史上的记载,认为“明治维新”成就了新日本,并发出“改革救国、守旧误国”的大声疾呼。

    到了后来,也就是冷战后期,中国的历史学家首先提出了“日本即强秦”的新观点。

    “强秦崛起”是一个历史的伪命题,因为任何考据都无法说明秦国是如何崛起的。

    彼时,“齐、楚、燕、韩、赵、魏、秦”并称“战国七雄”,国力不相上下,除了边境鏖战外,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展开“和亲、联盟”等等政治手段,以保持彼此制衡、相安无事的局面。

    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开篇曾如此说:“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以上十二个字,已经将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的过程做了最精确的概括。

    在史学家看来,“毕、一、兀、出”四个字,正是对“强秦崛起”那段历史的一种微妙影射。尤其是“兀”字,极言其崛起之“突兀、突然”。

    试着举一个微末例子就能证明这种“兀”究竟有多诡异——中国山西、陕西、浙江等地发掘的秦墓、楚墓、西汉墓中,多有陪葬宝剑,剑上铭文显示,只要是来自秦国的宝剑,全都历两千年而不朽、不锈,仍旧削铁如泥、寒气逼人。

    春秋战国时代,冶炼技术相对落后,铁匠无法获得足够硬度的好铁,自然也就无法锻造好剑。

    那么,秦国是从哪里找到的好铁?又是通过什么技术锻造出杀人如麻的好剑?这些问题,正史上从未提及,野史上则归功于地外生命,全都无法令人信服。

    “强秦崛起”和“日本崛起”有很多相同之处,而更加巧合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派徐福带领五百童男童女赴东海寻找不死神药,其目的地正是东瀛扶桑岛。

    在史学家创造出的历史、当今、时间、空间四维模型中,更加明显地将这两大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私底下,历史学界有一个很武断的说法——“日本即强秦后代,日本破解了强秦崛起的密码,所以才会在半个世纪中横扫亚洲,与公元前220年左右强秦横扫六国一模一样。”

    百年河东,百年河西。

    天下兴亡,倏忽一梦。

    强秦与日寇,一先一后在亚洲大地上谱写了两曲“强梁者死、柔弱者生”的历史挽歌。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