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 钢铁鲜血烈焰 > 第246章 朝鲜王的恐惧

第246章 朝鲜王的恐惧

作者:起点混沌风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最快更新钢铁鲜血烈焰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朝鲜李氏王朝是一个相当长寿的封建政权,它建立于明初(一三九二年),灭亡于清末(一九一零年),总计五百一十八年,而它能活这么多年不是因为它强,而是因为它怂。

    当然在李氏朝鲜自己的说法里,怂不叫怂,而美其名曰“事大”。事大的意思是谁牛逼就认谁当大哥,明、清(还有甲午战争后的日本)都当过李氏朝鲜的大哥。当然大哥的风格也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大清就比大明凶残霸道蛮横的多,现任朝鲜王李倧对此深有体会。经历了丁卯虏乱和丙子胡乱,朝鲜被清朝揍的连妈都不认识,世子李溰作为质子长居盛京,另外一质子则由凤林大君和麟坪大君轮流担任。同时朝鲜还要岁贡大清黄金百两、白银千两、白苎布二百匹、各色绵细两千匹、各色细麻布四百匹、各色细布万匹、米万包等等,对于李氏朝鲜一塌糊涂的财政状况来看,这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尽管对外如此不堪,李氏朝鲜内部的政争却没有任何减弱的迹象。悲催的朝鲜王李倧每天上朝主要任务就是听朝臣对骂,再加一些“某某地又遭灾了”、“某某城又被贼寇洗劫了”之类的周折,然后这些奏折又会成为朝臣对骂的弹药,毕竟这都是政敌的错,肯定是政敌的错!

    由于长期、持续性的悲催,李倧的精神已经变得十分麻木,近几年来皮岛、朝鲜西海岸的海寇越来越嚣张,在不少地方已经不要说和官军分庭抗礼了,官军为了苟安,孝敬海寇的事情大有人在,李倧除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有别的办法。所幸这波海寇似乎是明国的什么将军的扶植下才强大起来的,因此主要掠夺目标是清国的辽东,朝鲜虽然躺枪,但毕竟不是主要伤害承受者。可当李倧听说朝鲜本土的海寇也加入了劫掠大清的行列,这……这可就麻烦了……

    李倧清楚地记得清军过境时,杀掠的酷烈,以及他向皇太极三跪九拜时的恐惧……没错,不是屈辱,而是恐惧。那时候的清帝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话:“朝鲜王当的舒坦么?不舒坦的话,朕不介意再换一个。”吓的李倧魂不附体,尽管皇太极并没有废掉他,甚至他自己死的比李倧更早,但那种深入骨髓的恐惧,成了朝鲜王长久以来的噩梦。

    而这种噩梦,在这一年的四月似乎又回来了,李倧得到清国派来使者的通告,说有一股千余人的朝鲜海寇胆敢侵扰盖州城,被大清雄兵悉数歼灭,人头堆的和小山一样高,另外听闻有大量的明国东江余孽在朝鲜西海岸为寇,还侵扰我大清龙兴之地,这不管可不行啊。

    李倧长叹一声,规规矩矩地说“自当全力剿灭海寇”,话说他自以为还是很狡猾的,毕竟是“全力剿灭”而非“一定剿灭”,万一剿灭不了只能说能力不够,或者海寇过强,总之不是他的错就行了。

    然而不幸的是,大清的使者似乎并不吃这一套——“……若是朝鲜兵力贫弱,无以剿灭海寇的话,我大清自会派兵入朝,保证海寇的覆灭……”使者的态度十分强硬,还不忘补上诸如“大军远道而来,粮草自然要由大王来准备,万万不可亏待了我大清雄兵”、“若是大王不能保证补给,我大清雄兵就自取”,这……这明摆着是说要烧杀抢掠啊……

    但朝鲜王李倧除了说“是是是”以外,也没有别的办法,毕竟大清都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了,若是不答应,怕是海寇尚在,朝鲜先亡国了也说不定啊。

    ————分割线————

    “报!清国兴兵三万,从镇江堡处陆续渡江,目前已经到达义州附近!”

    “报!皮岛海寇聚众一万五千余人,已攻破铁山!”

    “为……为什么一起来啊?……”这就是李倧在五月初听到这两则战报时的感受,无论是大清还是皮岛海寇,都是他根本惹不起的存在,这两者中任何一个发难都让他承受不起,更何况是一起来……

    “报!清军在义州大肆抢掠,全城喋血,死伤百姓数以万计,全城为之一空后,又向南杀去,途经村镇、城池一掠而空……”

    “报!皮岛海寇在铁山饱掠之后,又继续侵扰平安道西岸其他地区,甚至黄海道也遭到了波及……”

    眼看着进入五月中旬,这传来的战(噩)报(耗)也越来越夸张和紧急,话说朝鲜王是非常希望清军和皮岛海寇鹬蚌相争,他好渔翁得利的,问题是这鹬和这蚌都比渔翁块大的不是一点半点儿,所以这局面倒是有点类似于旧时间线二百多年后的日俄战争。

    清军在陆战中拥有压倒性的优势,皮岛海寇则在海岛和海岸线之间灵活机动、神出鬼没,前者多次想找后者主力决战,后者则多次让前者扑了个空,于是一来二去,三来四去的居然达成了某种“默契”,反正一时半会儿等不到主力决战,所以双方都以“搜集资源”为首要任务,至于这资源“搜集”的方式,掠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朝鲜王吓的不行了主动孝敬过去的也不少啊。

    以李氏朝鲜官方的态度来看,孝敬的主要目标显然是清军,但如果细节到基层,那“孝敬”皮岛海寇的规模也不逞多让。这种“孝敬”甚至成为一些地方官吏的生财之道,例如海寇抢了价值一千两白银的东西,他们上报说抢了三千两的财产,而那两千两其实是他们动手主动低价变卖给海寇了,从中获利五百两,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乎大半个五月中,是清军在发财,皮岛海寇在发财,朝鲜地方官吏在发财,朝鲜王国本身在流血,至于普通的朝鲜百姓?这可不能一概而论,他们中当然有大批大批的被杀戮、掠奴,或者因为被抢走了粮食而活活饿死,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成了仆从军,从掠夺中分得一杯羹。仆从军显然也需要武器装备,但清军和海寇都不会给他们什么好家伙,于是普遍状况是每人一根木头棒子,仆从军俗称“棒子军”,当然由于主家的不同,又有“鞑棒子”和“寇棒子”的具体区分。

    当清军、皮岛海寇、鞑棒子、寇棒子把平安道全境、黄海道的一部分闹成尸山血海,赤地千里的时候,在汉城,李氏朝鲜的朝廷(或者按他们自己的称呼“议政府”)正在对“下一步该怎么办”而展开旷日持久的讨(对)论(喷)。大部分朝臣都认为清国势大,有灭国之能,而海寇势小,仅为钱财,所以海寇是得罪的起,清军是得罪不起的,所以至少要在表面上协助清军“剿寇”,至于真正打起来是溃散了还是倒戈成了“寇棒子”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但朝鲜王的次子李淏,也就是后来的孝宗大王却认为不妥。这李淏在他哥李溰死后成为了王储,势力非同小可,相比于他软弱可欺的父王,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倒是有几分硬气。李淏在朝堂上痛哭流涕,历数“虏廷罪状”,坚持说什么“宁可玉碎,不可瓦全”,海寇是癣疥之疾,虏廷才是心腹之患,望父王早日厉兵秣马,兴兵将鞑虏驱除出朝日鲜明之国,云云。

    朝鲜王李倧听得浑身冒虚汗,心说虽然清使已经走了,但万一有眼线在汉城,把王储的宏论说给大清,那岂不是灭国之厄?但从另一方面说,他也不得不承认李淏说的有一定道理,这大清的欲望简直是填不满的枯井,现在勉强能靠装怂、讨好来苟活,但万一那天没讨好到位,那雷霆之怒可不是小小的李氏朝鲜能承受的起的。

    于是朝鲜王李倧宣布退朝,和王储李淏私下商议此事,话说李淏也是为“反清复明”化了不少的心血,说起来头头是道,噎的他爹无话可说,但他爹还是很明白“批判的武器不能替代武器的批判”的道理的,一句“奈何我军孱弱不堪,怎能和气焰嚣张的清军抗衡?”就让他满嘴宏论的儿子哑口无言。

    李淏的脸色变幻了好几次,最终鼓起勇气说道:“儿臣以为,父王可向明国的南安侯、镇江侯、还有齐国公求助。”

    “……这倒是个办法,可惜远水解不了近渴啊……”朝鲜王李倧无奈地摇头,他也知道南安侯、镇江侯、齐国公都是清军也奈何不得的强梁,可是这些人从海路前来朝鲜,路途遥远,而清军就在眼皮底下,万一援军没来,清军却发了狠,这可怎么办?又是亡国之厄啊!

    李淏的脸涨成了猪肝一般的颜色,却也不得不承认他父王说的有道理,现在也只能不惜血本地孝敬好、麻痹好清军,让他们心情舒畅,而偷偷地向南安侯、镇江侯、齐国公求援,而依照李氏朝鲜悲催的办公效率,外加海路通行的速度,这事情没两个月玩不起来。

    正当李倧、李淏在恐惧和不服中暗中进行着他们的计划,平安道、黄海道一带继续兵祸频仍之际,一则爆炸性的消息传到了汉城——

    “什么?明国的船队已经到全罗道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