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 大宋梦 > 第七十三章 制盐学习

第七十三章 制盐学习

作者:牧童骑神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最快更新大宋梦 !

    文城村,新建的学堂里面,老师正在给大家讲课,讲的内容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说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人很自然想起一本小说,一本由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此刻,学堂里讲的并不是关于那本小说的故事,而是讲钢铁是怎样锻炼出来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小说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其实这本小说所讲的和真实的炼铁非常的像,只有在千锤百炼之中才能锻炼出钢铁来。

    让孩子了解基础炼铁和炼钢知识能够让他们学到不少知识,虽然他们只能听个大概,但至少能留下一点印象,为了增长见识而学习。慢慢培养他们的兴趣,一个学期的学习快结束了,学堂组织了一次考试。

    考试的科目有:拼音、算数和古诗词,还有基础化学和物理知识。

    另外,学堂还向大家传授了制盐的有关知识。

    食盐,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盐在农牧渔业中有广泛用途,在古代社会,盐铁是国家重要财政收入来源。给孩子们讲述制盐的方法,并告诉他们盐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加碘盐的由来。

    现代社会,大家都知道了碘的重要性,然而实际上食盐本身并不含碘。

    碘盐是指含有碘酸钾氯化钠代的盐,盐本身不需要加碘,但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缺碘,缺点会引起碘缺乏病,所以国家就强制给食用的氯化钠食盐中加入少量的含碘盐,所以现在在商场上能买到带有加碘盐标志的盐。

    孩子们学习了制盐的几种方法:

    第一种叫做煎熬法:煎熬法的工序为先制盐卤,然后熬盐。

    首先是制卤(刮泥淋漏),摊泥以咸泥置漏碗中,待其咸质沥尽,乃用铁锹掘出,堆积于漏碗四周,此谓淡泥,亦称生泥。

    堆积既多,遇天气晴和或西风劲吹时,用担箕挑至盐田间,重铺田面,让海水流入盐田,其盐份即被淡泥吸收,日晒风吹,水汽蒸发,盐份吸引而上,田面色白如霜,故称白地(即盐花)。

    刮泥待盐田泛白后,以两手压平拖刀腰,依拖刀之架,倒退而行,将田面的浮泥刮起成片。抄泥刮起之泥,干湿不匀,日晒使干,再由两人背拽搔扒,反复抄动,使其干松。

    集泥泥皆干松,便由两人对引裁板,使泥土集成一直线形,每线相距约3.5米,以便于挑土。

    集泥大多由妇孺操作。挑泥将咸泥兜入土箕,肩挑至土基中央,堆积如阜,称为泥蓬,压使极坚,成尖锥形,使雨水不致渗入,随时扒入漏碗,担水沥卤,此谓泥堆。

    治漏漏碗的底,先铺以一层干藁或棱毛,再将泥蓬的咸泥放入,使之与口平,用两脚踏实,更以爬覆平整,光洁如镜。

    淋漏治漏完成后,用担桶自渠中汲取海水,倾注漏碗,隔数小时或半日,盐卤由漏底经草藁或棱毛淋入竹管,泻至卤缸。藏卤卤缸满后,用卤吊汲取,倒入担桶,挑藏于他缸或卤桶,以便煎熬之用。

    煎熬用铁盘煎盐,铁盘为长方形,由厚约一寸的铁块3~8块合成。接合处以石灰填塞。

    架于尖灶之上,再用带形竹篾编成的,围在铁板四周,竹内外及竹与铁盘接合处,亦以石灰涂抹,这谓砌盘。

    铁盘的一端靠近火门,其后端灶上。尚有余地,则纵向排列铁锅2~4口,称为温锅。

    盘砌成后,将卤从卤桶用竹溜泻入盘中,同时注满温锅,便将柴火投入火门开煎。温锅内的卤烧熟后,交换吊入盘巾,再把冷卤注入温锅。

    如此反复进行,盘中盐卤水分蒸发,盐份渐次结晶,再加高温度,使盘中苦卤全部熬干,此时盐已制成,用盐锹抄入箩中。

    煎一盘约用1.5~2.5小时。如此连续煎熬,昼夜不绝火。到第四日以至第十日始行熄火,称为一造。一造的日致,各灶都有一定期限,由场官确定。

    熄火后即将铁盘拆卸,以后再煎,重砌新盘。一担卤可熬盐10公斤。其盐含有多种杂质,味涩苦,色微黑,费用高,产量低。

    另一种方法叫做板晒法:

    这种方法在家中也可以进行,用家中门板盛卤试晒,板晒之盐,杂质少,色白味鲜,费用低,产量高。

    采卤在傍海返潮之地,削去草根,光平如镜,称为灰场(指土细如灰)。

    灰场分上中下三节:近海处以潮水时浸,不易日晒,为下场;

    其中部以潮至即退,易受日晒,此为中场;

    远于海者,以潮小不至,必担水灌晒,故称上场。

    潮汛:农历上半月13—18日,下半月自27日至下月初三,潮水以此6日大满。

    潮大之日,三场皆没,自初三、十八后,潮势日减,先晒上场,次晒中场,后晒下场。

    故上、中场每月能晒两次,下场仅晒一次。

    待地起盐霜,用铁铲收起,此称刮土。将土堆积墩塔,中贯竹管,旁开一井,下埋瓦缸。

    每塔一井者居多,亦有两塔一井的。墩塔堆就,浇水其上,卤便由竹管流入井内,再将井中之卤吊出,储于大桶,以备晒盐之用。

    制盐每逢晴天,早晨5~6时,将盐板分摊地上,然后将储卤用木杓浇于板上,至平口止。

    经阳光曝晒,至下午2~3时,板底出现白色颗粒,用木板扒刮聚集,并将尚未成盐的卤贮于箩中,卤水滴尽后即成白盐。

    春、冬两季阳光薄弱,每板日结盐0.25~0.75公斤不等。夏、秋旺产之时,每板日结盐2公斤左右。

    滩晒:把海滩划分成若干格子滩田,直接利用海水,由高而下,按滩田走水制卤,然后由结晶池晒盐。此滩晒制盐法,省时省力,产量亦高。

    现代化的制盐,从海中汲出海水,通过精密的工序将其过滤。

    此时,过滤后的海水比起原先海水的清洁程度达到了10倍以上。

    之后,用薄膜浓缩法浓缩海水,这种专用的薄膜不仅负有一定的电荷,其上还有数以千计直径1毫米的小孔,盐分就是通过这些小孔透过薄膜完成卤水浓缩的工序,这种方法就是膜透析法。

    在此过程中,使用直流电作为薄膜透析过程的能量来源。这种海水浓缩的方法是日本制盐工艺所用的采卤方法。

    浓缩后的卤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普通的海水中盐分含量不超过3.3%,然而通过膜透析法处理后的海水中盐分含量能够达20%!!!

    而且通过使用这种附带电荷的薄膜,可以除去海水中的污染成分和各种细菌。

    通过膜透析法,卤水的浓度达到了原卤浓度的20倍,此后将卤水引入蒸发罐,通过加热高温蒸发结晶制盐。通常情况下,蒸发罐的体积在直径5米、高15米左右,制盐过程中要同时使用4个蒸发罐。

    卤水在蒸发罐内部受到高温加热,并且被不停地搅拌。蒸发罐内部形成真空,这种能量可以完成3倍于原有蒸汽量的蒸发结晶过程。这种方法既可以称作真空式蒸发法,也可以称作多重效用式蒸发法,是一种能够节能降耗的生产方法。

    在蒸发过程中,还可通过精心的规划调整控制蒸发罐中盐晶的颗粒大小。从蒸发罐中排出的湿盐需要经过离心机将盐晶与苦卤分离。之后,将潮湿的盐通过高温加热烘干,制成食盐和特级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