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文豪的悠闲人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她写: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意思是男人不能卫国,致令女人受辱。

    不管她以后的待遇是优待还是软禁,她心里肯定是向着故国的。

    每到美女、才女虽有恋人、丈夫却被权贵所夺时,世人就嗟叹她怎么不自杀。

    这些人可有心肝?

    她的命不是用来让文人写醮血的情诗的,而是要在短暂人生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如果她随便就抗拒暴君、权贵死了,她就等于放弃了自己来到人世的使命。

    包女的善良是她笃信的人生价值。

    即使历史重来一次,她还是要救“未知是谁的遇难、不幸的人”。

    如果每个人都踌躇于我救的是不是狼,无辜惨死的遇难者必会增加。

    根据她救了人,而这人恰好是敌对方,反过来害了她的丈夫、朋友,就此指责她。

    等于用结果来判断是非,她的初衷不是要害人,这就足够了。

    善良的初衷未必有最好的结果。

    还有她住在类似与亡夫生前共住的草屋,是为了她笃信的一份精神财富。

    对她来说,金国王子灭了她的亲人、朋友,是政治敌对也好,国仇家恨也好,她已不可能追究。

    她最关心的是如何抚育孩子,如何原谅一切地活下去。

    试想一个满怀仇恨的女人如何能育儿?

    电视剧里就有督促亡国太子复国的女人,她基本上没有爱,亦将恨传递下去,几乎毁了太子的爱情和人生希望。

    金国王子能容忍她住在草屋,就是不想改变她对亲情、爱情的认同。

    他没有勉强她要抹消回忆,把爱交给自己。他对她的尊重,亦换来了她对他的尊重。

    复仇是否可行?

    对于看到结局的读者,当然可以训示说:郭靖这一方很强大,你没选对队友。

    但处于历史变局中的人,只会觉得金强大,汉人不强大。

    她接触面并不广,如何能判断哪一方对孩子的未来更有利?

    按母亲的希望,只要孩子健康、有同情心(做人底线)、将来有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快乐的婚姻,管他什么重责大任,只要孩子高兴就好。

    男人跟女人不同,男人咋咋呼呼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什么事都要管。女人只想:吃饱了?

    冷不冷?

    有没有心爱的人?

    没惹事闯祸吧?

    不是她对他的人生规划不关心。

    而是她认为金王爷已成为孩子真正的父亲,人生指导什么的,就是王爷的事了。

    她只要注意让孩子保持善良就行。

    而且杨康是个机巧的孩子,并不曾在她面前露出坏形。

    承担挑战金国和复仇的责任必会为孩子带来风险,她不希望他年轻就死掉。

    这也是对保全丈夫惟一血脉的尽责。

    虽然丘处机认同了她。

    因为她住在草屋,不贪图舒适。

    有必要告诉孩子残酷的真相吗?

    在莎翁的悲剧里,哈姆雷特并不想知道真相。

    他说:该死,既然让我知道一切,我就得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在知道真相前,他是个无忧无虑的单纯王子。

    知道真相后,他就得竭尽全力来复仇。

    “他一出手就误伤他人”,朋友和恋人均因此而死。

    或许有的人心机重谋算精,不怕承担复仇。

    但不能推论说,只要有应该复仇的责任,谁都能学起来,成为复仇专家。

    如果母亲死了,父亲养大孩子,父亲多半会告诉孩子一切,让他悲壮地筹备复仇。

    但父亲死了,母亲多半想息事宁人,只要孩子健康长大就好。

    男人活动范围大,可以看到野心或理想如何实现。

    而女人基本上摸不清门路,也找不到盟友(如此危险的事),她能养活自己和孩子,就算是了不起的成就。

    某电视剧里,男主被豪门家主养大,其实厨娘即他的生母,而家主则是他的仇人。

    有人劝厨娘亮明生母身份,让他进行复仇。

    厨娘想的却是多年来家主对孩子视如亲生,自己可以继续捱穷,也不想忘恩负义。

    不究过往,家主现在对孩子好,孩子可以有好的前途。

    这分明是一件好事。

    再举例韩剧中常见的情节就是,某男害男主家破产,但见到家里剩下的几个孤儿可爱,就领回去养。

    请问观众们,你们是希望孤儿们因为衣食不足而病饿死,还是在仇人家当少爷长大?

    国家大义也好,家仇也好,难道比孩子们的奄奄一息更紧要?

    即使他长大了,他也未必要背负复仇之类的沉重命运。

    如果他已经跟新的家人成为真正的家人,要他复仇,无疑是残忍的事。

    即使孩子们不需要复仇,当初作恶的人需要有某种程度的悔恨赎罪。

    但不能倒过来说,如果你的仇人不忏悔,你就得杀了他。

    你可以恨他,但未必要杀了他。你可以通过宗教来和解,或是通过心理医生来纾解。

    如果你不想采取什么行动,亦可以什么都不做。

    不需要为了世人眼光、世人标准,就勉强自己拿起刀。你可以选择与仇人共存。

    例如印尼某年青人,父辈死于印尼屠华行动。

    他采访很多人,包括他的仇人,留下一份翔实的记录,为世人保留了一份珍贵档案。

    这比他拿起枪复仇更可贵。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借鉴,这份资料或有助于让这类事件不再发生。

    那些郐子手之所以肯接受采访,因为他的眼神、表情、言行没攻击性,没有锐度,只是清澈而平和。

    如果气势汹汹地打上门去,即使带着总统的命令,也未必能得到真相的拼图。

    为了20年30年前的恩怨,要葬送年轻人的前途,也说不过去。

    法律是不赞成复仇夺人命的。

    否则人人自以为有一份仇恨要处理,国计民生之类都无法进行了。

    所以会对包女过于苛求。

    即使世人再苛求,母亲仍是母亲。

    她别无他法。

    她不是按照“居里夫人培养法”培养出来的。

    要恨就恨金人好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