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 明末汉之魂 > 第八百七十四章:刻薄

第八百七十四章:刻薄

作者:实在闲得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最快更新明末汉之魂 !

    首辅刘宇亮奏对道:“陛下,郑阁老言之有理,老臣以为然也,‘汉江郡王’爱惜羽毛,他如果高调表态进入中原剿杀流寇、打击建奴、鞑子,就要有始有终。

    然流寇祸害大明十几年,非朝夕之功能够平定,自然会影响平辽大计。

    想来‘红旗军’三万人马的意图是一击就走不肯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事,故而没有明确任务,以练兵的由头入关。”

    阁臣薛国观道:“陛下,这是一件大好事啊!

    只要‘红旗军’三万人马出现在黄河附近,哪怕他们真是拉练不参战,也能够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就会导致流寇、东奴畏首畏尾。臣认为即刻准奏才是上策!”

    崇祯见两位阁老如此正面评价三万“红旗军”入关,腹诽不已,可是军情急如火,洛阳、荥阳、开封等等大城形同虚设,流寇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河南,眼看着就要威胁到大运河。

    曹州知州朱大典如同绝命书形式的奏疏已经在大前天夜里送达,“十二万曹州军民同心死义,保大明二百里江山。”这样的句子令崇祯涕泪满衣襟。

    河南、中都几大百文官武将望风而逃,唯有曹州知州朱大典欲凭借不足三千乡勇、民壮死守城池,可歌可泣!

    崇祯特想下旨命令刘之纶出兵渡河协防曹州,可是又害怕走不到曹州就被满蒙骑兵阻击造成不可估量的伤亡。

    这几万京营人马都是根据“红旗军”装备、训练模式依葫芦画瓢,倾注了崇祯不少心血,每年耗用朝廷百万两军费,崇祯损失不起。

    “汉江郡王”请旨,“红旗军”三万人马将要入关进行长途行军拉练,没有说明行军路线和目的地,这决然不行。

    崇祯灵机一动,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意,他道:

    “诸位爱卿,朕准了'红旗军'三万人马入关,但是得规定他们的行军路线和终点,以便于通知沿途州城府县给予配合。

    朕认为终点就选择曹州,沿途穿越哪些州府内阁会同兵部立刻制定章程,今天就派出六百里加急送往山海关。”

    朱大典高调表态跟曹州共存亡的奏疏诸位重臣都知道,见皇帝如此安排都觉得妙不可言,首辅刘宇亮立刻大拍马屁道:

    “陛下圣明,如此安排举重若轻,老臣佩服之至。吾皇万岁!万万岁!”

    其余重臣也开始山呼万岁!听得郑国昌不胜其烦,他赶紧道:

    “诸位大人,当务之急赶快制定'红旗军'行军路线,下达沿线州府提供粮草、清理官道积雪、平整道路,争取提高‘红旗军’行军速度。再磨磨蹭蹭万一曹州丢了,十几万军民危矣!”

    这话在理,不少大臣颔首,崇祯也觉得很有必要。

    可是听到要给三万人马提供粮饷,户部尚书李待问如同被扎针般跳了出来,他道:

    “京畿之地遭遇旱灾、蝗灾,减产严重,各州府的粮食也仅仅能够勉强维持,提供三万客军人吃马嚼几日,就会造成大亏空,恐怕地方上不会就范。”

    郑国昌嗤之以鼻,道:“户部只管下达命令布置沿线州府做好接待准备,争取能够大量节约'红旗军'的时间,让他们能够早日到达曹州。

    李大人可以明确告知沿线的巡抚、兵备道、知府等等相关人员,所有的花费朝廷实报实销,届时从辽饷中扣除即可!”

    郑国昌这个表态令李待问眼睛发亮,他为了避免到时候扯皮,确认道:

    “每个月的辽饷都是户部的头等大事,户部官员可不敢扣下一分一毫,万一'红旗军'以客兵过境驻一日理所当然由当地州府给粮草为理由,拒绝户部扣下亏空的款项该当如何?”

    “嘿嘿嘿!”被气乐了的郑国昌冷笑连连,他实在鄙视衮衮诸公不以国事为重各自打小算盘,他大声道:“届时黄汉不认帐老夫认,老夫卖房子、卖地填上户部的亏空。”

    李待问厚着脸皮道:“郑阁老,空口无凭啊!”

    大明的灭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财政枯竭,然崇祯被东林党以不与民争利忽悠,居然大量减免矿税、商税,导致朝廷收不到矿老板、富贾豪商等等富人的税赋。

    然土地兼并愈演愈烈,承担税赋的自耕农开始大量逃亡,大量流民揭竿而起导致五省烽火连天,朝廷的开支越来越大,能够收到的税赋越来越少,灭亡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懂经济、不懂民生的崇祯皇帝没本事搞钱粮,总是能省则省,更加显得刻薄,到了后期采用卖官鬻爵的法子让官员、商贾纳捐,无疑是饮鸩止渴自毁长城。

    最典型的例子,崇祯号召文武百官、勋贵、外戚助饷,特意派遣司礼太监徐高送去了给老丈人嘉定伯周奎进爵嘉定侯的圣旨。

    然大明原本由伯爵提升到侯爵何其艰难,不知需要积累多少功勋才能够有机会,可惜家有百万两资产的周奎根本不买账,只扣扣索索拿出五千两银子。

    而过不多久,闯贼大军破了京师,周奎及全家都被刘忠敏捉拿,周奎在妻子、媳妇吊死,长子被打死,自己和次子、侄子被严刑拷打几乎丧命的时候,不得不交出上百万白银巨款。

    见户部尚书如此没皮没脸,而皇帝却在装聋作哑,郑国昌哈哈大笑后,一脸怒容道:“老夫立刻给户部写字据、画押。”

    崇祯一脸尴尬,可是为了节约开支连龙袍都缝缝补补的他没有出言干预,三万人马一两个月的糜费也不是小数,朝廷还是能省则省吧。

    其实皇帝和衮衮诸公枉作小人了,“汉江郡王”的信誉度有口皆碑,“红旗军”过境,不仅仅官府会大大方方给予方便,富贾豪商都愿意提供粮食和住房。

    “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打实的军纪,老百姓不是泛指穷人,遵章守法的富贾豪商也是。

    有借有还,如果恰好宿营地附近没有“红旗大粮行”,“红旗军”会向大户或者官府借粮,凭借条,任何一家“红旗大粮行”都会还本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