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 波澜起 > 正文 第三十二章 敬亲如亲在

正文 第三十二章 敬亲如亲在

作者:人比黄花菜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最快更新波澜起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中秋节傍晚,李惊澜亲手做了几个小菜,叫裴小环喊了李富贵过来,正要吃饭的时候,书院门房带进一个丫鬟,原来是母亲送来食盒,李惊澜进屋写了一封回信,向老娘报了平安,让她也多注意身体,秋凉露重该加衣服的时候一定要加,不要在意京城那些妇人的陋习,别忘了庆城的俚语为俏不穿棉,冻死不可怜。如今身体不比以往了,该补的时候要补一下,要不胖子回来看到美娇娘变成了黄脸婆,万一有什么别的心思,后悔也来不及了。

    把书信让裴小环递给丫鬟,又想了想摸出一块碎银子,亲手放到丫鬟手里,说“天快黑了,路上小心!”

    小丫鬟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三步一回头的望着这个李府唯一的少爷,秋波含怨,欲语还休。直到裴小环恨恨的将院门关上,这才脚步轻快的向书院外走去。

    裴小环噘着嘴,黑着脸走回饭桌前,抬头看见李惊澜眯着眼笑意盈盈的望着她,心里有些发虚,低着头做到自己座位上一言不发。

    这边李富贵也是低着头,眼泪却是吧嗒吧嗒直掉,李惊澜不由的长叹了一声“难怪自古文人墨客关于中秋的诗句十之八九多是伤感,中秋月圆,本来是个好日子,看你俩的样子,今夜怕是酒不醉人愁自醉,咋地,这一桌好菜,就没人眼馋?”

    李富贵抬起头来“惊澜,我是不是特没出息,这才离家几天啊!就想爹了!”

    “呵呵,这有啥丢人的,再说你要是那种忘恩负义的白眼儿狼,别说你是书院的学生,就是将来真考上功名,朱红紫贵,看不起李叔的粗糙,我也敢大耳刮子抽你,信不信?”

    “信得,惊澜,你放心,那时候不懂事觉得爹的眼里只有铜钱银子,顾不上管我,就故意和他对着干,出门的前一夜,爹在门口转了大半宿,嘴里嘀咕着什么听不清,但我知道,一半是骂我不懂事,一半儿是得意,想想我爹,在镇子上也算是个富户,六七年了为啥不续弦?真是因为我闹腾?不是的,是爹怕万一后娘不待见我,就我这脾气,能把自个儿气疯了,爹最喜欢在中秋节沽几两酒,就着蹄髈听我给他背诗,听着听着就喝醉了,趴在桌子上打起呼噜。我总是说,你一大字不识几个的屠夫,能听懂个啥?还乐的胡子一翘一翘的,冲他翻了不知道多少白眼,可今年,他拿什么下酒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三个少年,围坐桌前,却各自举杯,一杯敬天地,一杯敬爷娘,一杯敬这满腹心事,冰轮清冷淡看这世间百态,可世间的牵挂,却依旧炙热虔诚。

    祭神如神在,敬亲如亲在。

    九月初一的“佛道之辨”,是常例,几十年来除了元狩三年,黄河决口,数百佛道两门高人,弟子,顾不得道理之争,为救两岸百姓生灵,各显神通错过一场以外,哪怕是遭逢四王之乱也未曾停止。今年也同样如此。

    大秦龙虎山,法门寺,沧国的金顶寺,玄都观,加上大秦书院作陪。

    “佛道之辨”之所以轰动,一个是两教都讲究一个弘法,自然是怎么热闹怎么来,语不惊人死不休;另一个当然是皇族为了显示歌舞升平,国泰民安而顺意为之,虽然偶尔也有几局精彩绝伦,为后世传颂的妙解,但大多是鸡同鸭讲,自说自话。

    书院作为旁观和评判者,倒也公平,只是夫子特别重视“观过而知仁”,和行千里路而知民间疾苦,所以更多的是对弟子们的历练。

    李惊澜原本是没打算去的,可是老神仙传过一封信来说,今次金顶寺由于沧国内乱无暇分身,烂陀寺有个有对儿有趣的师徒代替金顶寺参加,要他去看看,又说路上是安全的,没有谁会同时惹怒大秦大沧这两个庞然大物,让他放心。

    李惊澜倒是没什么意见,可发愁的是裴小环撒泼打滚的非要跟他一起去,李富贵打趣着说书院不是还有富贵哥么。小丫头当即就指天划地的和李富贵嚷,谁要是破坏了她“游学”的计划,就割袍断义。游学?游戏还差不多……

    李富贵无奈也是递个眼神给李惊澜哥,我是尽力了,谁让你平时那么宠她,你自己看着办吧!

    没奈何,李惊澜只好约法三章,答应下来。小丫头才蹦蹦跳跳的跑进书房,一气写了两百个大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既然是两国皇帝国主捧起来的盛典,自然会有礼部官员和宫里的彩头,所以从京城出发的时候,除了书院二十几人,还有礼部左侍郎和一些小吏,宫里的貂寺太监,一队两百人的御林军,林林总总三百人的队伍,在八月十七这一日离京,向西北出发。

    李惊澜自然懒得和这些人打交道,书院也有专门的教习,所以躺在马车里翻阅着《仙水岩指剑录》《灵飞经答疑》,这两本都是龙虎山正宗内功心法和千年传承的剑术精华,李惊澜说实话不缺的是临阵对敌的沉稳果决,以及生死之间的权变,又接受玉皇楼内功的馈赠,只是他半路出家的基础太差,老神仙捎来的几本秘籍正是让他沉下心来,循序渐进的不二法门。

    裴小环是个坐不住的性子,但若说读书,其实是和李惊澜不相上下,一本《论语》即便是藏着掖着,看李惊澜的脸色下菜,也早已背的熟稔,更何况精灵古怪的小丫头还藏着一个倒背如流的秘密,准备给李惊澜挖个大坑。

    好不容易马车停了,带队的教习过来请示前面到了韩城,朝廷的几位贵人说是在龙门休息一下,李惊澜还没顾得上说话,一把攥住裴小环就要揭开帘子往外蹿的身子,摇摇头说“好吧!再不停,我也被这个小家伙折腾死了!”

    裴小环小鸡啄米般的点头,双手攀住李惊澜的胳膊,恨不得吊在他身上,李惊澜侧身一个板栗就敲在她脑门儿上“记得约法三章!”

    龙门县在前朝叫做“少梁”,后来周桓帝封子与此,称韩国,遂改为韩城,大秦建国后,因为韩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山多为梁状山岭,蜿蜒曲折,西北靠近黄河,恰似金龙吐水,武帝挥兵灭了韩国之后,立马于此即兴改名为“龙门县”。

    龙门县位于长安往西北的必经之路,靠近黄河渡口,所以往来人口众多,街道上也是熙熙攘攘,虽然不是吉日,看不到百面锣鼓和耍神楼等壮观场面,但集市上关中地区的小吃,特产,精巧的花馍,粗犷但不失童趣的布偶,鲜红的辣子面,在此起彼伏的秦腔独有叫卖声中,平添暖意。

    裴小环在人群中如同穿花蝴蝶般飕忽来去,大包小包的东西,小脸上嘴巴边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不到半个时辰二两多碎银子已经殆尽。也不懊恼,看着好玩儿的玩意儿就蹲在摊子前自言自语半天,都不瞅身后的李惊澜。

    李惊澜早已瞧出她的心思,懒得理她,虽说如今的他根本不缺银子,但小孩子宠是宠,也不能没有个节制不是,这小丫头别说二两银子,就是二十两,撒出去,眉头都不带皱一下,再说才走了一百多里,马车里都堆满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了,还准备找个车马行先捎回长安城,要不眼看着连个躺的地方都没了,哪敢再给银子。

    领路的县令倒也不算势利,毕竟书院百年号称“白衣卿相”,真有什么狗眼看人低的举动,倒不说能把自己的官帽子撸了,但升迁的路上,难免会被自诩为读书人的京城紫贵们给个差评,别说夫子只是远游,就是真是千古了,那五十年内书院也会被抬的高高在上,眼前这个小夫子,虽说传言京城里也是多有腹诽,但仅限于腹诽,台面上书院仍然是大秦文坛的台柱子,要想官运亨通,书院可以不拜,但绝对不能不敬,作为参加过小考,中考,大考三试见过大世面,又离京城消息不远的龙门县令狄奉,并不以官身和李惊澜论身份,还是言必拱手称夫子。

    李惊澜见不得这繁琐,笑着说要带弟子们长长见识,让狄县令赶紧招呼礼部和宫里的贵人,书院这边,进了城总要转转,采采风。

    狄县令点头称是,夸赞了一番书院风采,这才离去。

    夜晚,李惊澜推说旅途劳顿,并未参加狄县令的接风宴席,在驿站安排的屋子里,闭目凝神修习起玉皇楼内功,神凝之时,黄河汹涌澎湃已然入耳,动人心魄。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