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 建文天下 > 第二十二章 民心所向

第二十二章 民心所向

作者:孤独的远方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69中文网 www.liujiuzw.com,最快更新建文天下 !

    自皇帝陛下发布征倭令以来,沿海各地一片欢腾,而大明军队也非常争气,捷报不断传来。

    三月十一日,海军控制下关海峡,截断了九州与本州的联系。

    三月十三日,瞿能率军占领博多湾,围困太宰府,守将今川贞世当场战死,少贰贞赖投降;同日,盛庸登陆鹿儿岛,与城外平原大败萨摩军,主将岛津元久和涩川满赖落荒而逃。

    三月十五日,瞿能、盛庸会师于太宰府。

    三月二十二日,太宰府被攻破,倭国征夷大将军将军足利义持被俘,幕府管领斯波义将战死。

    三月二十三日,征倭军总指挥盛庸将军向朝廷报捷,明军已经控制九州全岛。

    四月七日,征倭军副总指挥瞿能将军登陆四国岛,倭国降将少贰贞赖为前锋,兵峰直指伊予国;同日,陆战第二旅洗中军部登陆土佐国。

    四月十一日,瞿能击败伊予守军,与冼中军会师土佐国。

    四月十二日,瞿能占领土佐国。

    四月十九日,瞿能占领阿波国。

    四月二十五日,瞿能占领赞岐国,至此四国岛被明军占领。

    为提高大明百姓对征倭意义的认识,提高大明百姓的自信心、自尊心,朱允炆命令新成立的宣传司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邸报、报纸、评书等各种手段,向大明百姓灌输皇帝的圣明睿智、前线官兵的英勇无畏、倭国军队的胆小龌龊等等。

    报纸上的捷报只有干巴巴的几行字,远远满足不了大明百姓的需要,大家希望看到更详细的、更有深度的内容。对于大家的这种需求,各家报纸老板都从善如流,纷纷与兵部官员、军校老师和学生以及业余“军事理论家”约稿,让其在报纸上发表战局分析、战略预测、朝廷动向、倭国对策等等一系列专栏,满足各个层级百姓的求职欲。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文人借着这段风潮发布了一系列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学小品,如“二郎从军记”、“王大憨杀敌报国记”、“赵家书生投笔从戎记”等等,其中最受大家喜欢的是一个谭姓书生写的“杨寒生倭国寻父记”,写的是一个福建商人杨姓商人被倭寇劫持到倭国二十余年,其遗腹子寒生参军征倭,在一次行动中,解救老父并与之相认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催人泪下,在文章的末尾,杨姓商人的话更是发人深省

    “虽然经历过二十多年的奴隶生涯,但我还是幸运的,因为在倭国土地上,不知道还有多少大明百姓仍然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不知道还有多少百姓埋骨他乡,终生不得返回故土。茫茫大海,阻断了他们回乡的路;残暴的倭人,更是绝灭了他们生存的希望。他们曾经无数次的盼望,希望能够再次见到自己白发苍苍的父母、见到嗷嗷待哺的孩子、见到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可是他们失望了,他们至死都没有闭上眼啊!”

    “陛下,您圣明啊!但是,请您解救更多的子民吧!他们苦啊!他们苦啊!”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昔日元朝攻倭失败后,被俘成为奴隶的汉人后裔,征倭监察使杨荣知晓他们的事情后,立刻派人将其送回京师,让他们现身说法,叙说倭人的残暴不仁,叙说祖辈的思乡之情

    经过一系列的运作,大明上下,敢对征倭提出异议的人越来越少了。

    对于华夏历朝的官员,尤其是文官,许多人存在一种误解,觉得他们喜欢息事宁人,对外退缩,对内镇压,都是一些无能之辈。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些人物的出现,都是华夏衰落的时候,面对困境,他们没有选择,不得不如此。

    而在华夏强盛的时候,甘愿放弃利益,取悦外邦的文官,少之又少,最多不过是主流之外的一点杂声而已。

    征倭之前,大家议论纷纷,认为风险太大,唯恐重蹈覆辙,所以朝廷的阻力很大。

    征倭之后,大家发现大明军队勇猛无敌,倭寇不堪一击,许多文官也有了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他们纷纷上书朝廷,要求彻底绝灭倭寇,保大明百姓安康乐业。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倭人都不是好东西,彻底揍死才好呢!没有人敢公开同情倭寇,否则被怼了一句“这么想当倭国的奴隶啊!”,大部分人只能无言以对。

    但是。

    五月二十五日,一个消息传到京师。

    “倭国假借出使之名,意图偷袭我大明军队,前线指挥官——陆战旅旅长楚铮悍然反击,当场击毙倭寇主犯,擒获倭国假冒使者数人,并与倭国军队发生激烈冲突,经过浴血奋战,我英勇无畏的大明军队击败倭军,占领了下关。”

    “为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征倭军总指挥盛庸将军下令全军戒备。”

    “倭国贼喊捉贼,指责我军杀害使者,天皇下令全国总动员,大战一触即发!”

    什么?天皇?

    听惯了胜利的消息,再加上对倭人的痛恨,朝野立刻炸了锅,街头巷里、茶馆酒肆、朝廷各衙门纷纷议论纷纷,群情激奋,要求坚决教训倭寇,让其明白大明天威不可侵犯。

    都察院左都御史练子宁连夜上书,要求攻灭倭国,理由很简单,倭国妄自尊大,竟然自称天皇,大逆不道,我大明皇帝只敢自称天子,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此等奇耻大辱,只能用倭人的鲜血才能洗刷。

    军机处重臣徐辉祖、宋晟、吴高等人也纷纷上书,指责倭国死心不改,必须严惩。

    兵部尚书齐泰则指责前线指挥官盛庸、监察使杨荣越权,他认为,使者接待是朝廷的事情,不是前线指挥官的职责范畴,盛庸、杨荣此举,无异于私会敌国使者,有拥兵自重、谋反篡逆之嫌,他建议朝廷派遣钦差前往九州、四国两岛,将事实调查清楚,以防留下隐患。

    齐泰的奏章震惊了朝野,文官们纷纷上书附和,要求向九州派驻钦差,防止前线将领拥兵自重。

    而军方将领则连忙上书为其辩解,远在九州的盛庸闻讯后,更是慌张,他为自证清白,连忙上书朝廷,说九州大部已经平定,要求朝廷派遣地方官员进行治理,自己的精力将主要放在征伐本州上。

    瞿能本打算上书替盛庸辩解,却被监察使杨荣阻止,最后瞿能上了密折,其内容无人知晓。

    所有上书中,比较特殊的是以郁新为代表的户部官员,他们指出,朝廷粮食储备不足,建议前线将领谨慎行事,不要肆意扩大战争规模,要以最小的代价结束战争。

    面对新的斗争形势,皇帝朱允炆于六月初一,在乾清宫召开了御前军事会议,讨论对倭作战方略。